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明朝演义 > 第十二章被废皇帝朱祁钰

第十二章被废皇帝朱祁钰(1 / 1)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朱祁钰的生母,本是汉王府邸的一位侍女,这位汉王就是著名的永乐皇帝的二儿子朱高煦。宣德朝,宣宗皇帝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父子,并将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宫侍女吴氏,并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

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朱祁钰母子的生活,先是郕王奉命在御驾亲征期间担任监国,后来由于英宗被俘。太子朱见浚(即后来的朱见深)才两岁,国无长君,郕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前台,在孙太后的受意下郕王继承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年号景泰,朱祁钰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剌对北京(顺天)的进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英宗返回北京,祁钰害怕英宗复辟,故将其软禁于宫中,以锦衣卫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正统年间,明英宗崇信宦官王振。搞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杀,众大臣纷纷吐气扬眉,甚至跪在午门外,要求监国郕王惩处王振余党。这时王振的死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并将王振同党,王振外甥-王山也当庭打死。

午门血案,吓得朱祁钰准备逃走。于谦拉住他,说:“大臣们只是为了惩治王振党羽,倒不是冲着您来的。”朱祁钰半信半疑,下令将宫内王振的两个死党交给大臣们。群臣当场打死二人。当时的皇太子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禀明孙太后,最终拥立郕王朱祁钰,改年号为景泰。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登基之后,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北京。景泰帝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最终击退瓦剌。

突如其来的王爷变皇帝,大权在握,景泰帝也就不愿意放手

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也先见此,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景泰帝却不愿意接。大臣建议景泰帝迎回明英宗,他不悦,说:“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当这个皇帝。”这个时候,于谦说:“您已经当了皇帝,即便他回来,帝位还是您的。”景泰帝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么说,便派人去瓦剌接触,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使臣杨善这一去,居然就把太上皇接回来。景泰帝随即把哥哥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英宗回归之后,景泰帝派人严加看管,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景泰帝的帝位。但景泰帝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英宗的皇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景泰帝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储的问题再次摆上桌面。众臣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定不下来。十六日内宫传来消息,说景泰帝病体康健了。于是众臣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商议皇储问题。这一夜,却爆发了夺门之变。

夜晚,石亨、徐有贞等人打开南宫大门,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堂而皇之进入大殿,宣布明英宗复位。随即废景泰帝为郕王,将其软禁。一个月后,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郕王死去,被封了一个恶谥,叫做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这位曾经的皇帝,因此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于谦等当初拥立他的大臣,纷纷被明英宗以谋逆之名,处死。景泰朝结束。

从史书看,只有陆釴《病逸漫记》对代宗的死因作如是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代宗即位后,废英宗原立之皇太子朱见深,而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死去。代宗卧病之时,群臣请建太子,代宗不允,说:"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然十六日"南宫复辟",十七日早朝的竟是英宗!

英宗能有复辟之日、乃代宗贻患而成。英宗以其自身的教训,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二月十七日,代宗病已向愈,英宗为防止再次发生"复辟"、"夺门"事件,命太监蒋安用帛将代宗活活勒死。为斩草除根,又赐红帛令唐妃等殉葬。乾隆十四年(1769年),清高宗弘历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认为代宗系遇害身亡。

景帝死后,英宗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景帝终身为恶,死不悔改。成化年间,一些臣僚开始为景帝鸣不平,他们认为景帝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很大,却谥以“戾”,很不公平。

甚至有人责问,当时若不是景帝即位,外敌如何能退,英宗如何能返?宪宗虽然曾被景帝废去太子地位,但对这位叔叔的功绩还是相当理解。几经周折,宪宗下旨恢复景帝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景帝的功绩。

但宪宗不太可能给景帝全面平反,所定谥号仅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谥号都是17字,景帝在规格上较其他皇帝低,而且景帝还没有庙号。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才给景帝加上庙号“代宗”,并增加谥号到17字。至此,景帝在礼仪规格上算是与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历史功绩也稍稍为后人所知了。

英宗死后,其子朱见深继位即明宪宗,朱见深念代宗迎还英宗有功,恢复景泰年号,并将北京西山的景泰陵以皇帝之礼重新布置。但代宗还是没能进明十三陵,成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

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为了皇位争夺,为了大统继承,父子、兄弟、叔侄之间都可能反目成仇,都可能彼此相残,明代宗仅是死后未能进入帝王安葬的十三陵,已属很幸运了。权力让人疯狂,名利使人无情,在封建社会早已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即便是今天,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

惑,也可能误入歧途,毁掉一生。

最新小说: 绝对征服系统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大唐无双皇子 解构诡异全文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超能暴乱 皇家娱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