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礼物

第三百八十六章 礼物(1 / 1)

nk"iei8这时就可以用工代赈了。因此秋后水势消退之时,施工成本最低。”

大家都在低头思考宋九之策的可行性。

赵孚嘴张了张,最后未说话。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用钱多少不谈,但一听就知道宋九的办法比他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宋琪却不服气,便说了一句:“陛下,灾害连连,国库紧张,若是再动工,请陛下将西北诸工停下。且臣以为仅是对付一流盗,国家用费钜万,颇是不值。”

表面上看这句话说得也有道理。

李继迁不就是一个流寇么,能成什么大气候。

宋九太小题大作了。

现在两选一,一是河工,二是西北,河工才是最要紧的。

事实这句话很恶毒。

若是西北停下,那代表着朝廷默认宋九是一个笑话,可为了这个笑话,花了多少钱下去。

若不停,是因为西北造成经费紧张,而使河工不得开工,宋九这是不识大体。

宋九眼睛终于冒起寒光。

奶奶的,俺与你宋琪有仇啊

但宋琪也是没办法,如果再让宋九放光彩,他隐隐感到很不妙了。赵普一倒,宋九还能容忍他吗这是逼上架子要斗宋九了。

宋九转过头,喊来一名太监,让他去西府将王明给他的那样东西拿来。

咱们用事实说话。

一会儿小黄门将那份账册从西府里取来,宋九递给赵匡义:“陛下,请看。”

这就是王明给他的礼物。

西府不过问出纳的,但三司在宋九完善下,账册渐渐变得很清楚。因此从三司能得到太平兴国三年国家军费支出。

宋九在翻看账册时,王明又让小吏将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国家军费出纳统计,给了宋九。不过现在宋九手中的是“更新版”,乃是去年八月到今年八月的军费。

这个军费包括兵士薪饷赏赐抚恤,武器开支,以及前线筑堡等其他与军事有关的费用,也包括对辽东的援助费用。

似乎这一年宋九花掉了不少钱,西北筑堡修路,对丰州的部分补助,对辽东的援助,以及增加的三万乡兵,河北河东也新增了一些堡砦……

但在三司统计后,事实与太平兴国三年军费相比。不但没有增加,相反的还减少了五十来万。

赵匡义看后很愕然。

不过随后细想就明白了,太平兴国三年军费不少,因为准备征伐北汉,甚至想收回燕云,宋朝扩军到了三十多万。

现在前线轮戍的兵士增加了,赏赐抚恤增加了,可实际从去年夏天后前线并没有大的战事,因此赏赐抚恤几乎忽略不计。是增加了许多表面的支出,但暗下里养兵费用在急剧下降。

因为宋九的调节。不仅后方禁兵七成化为农村驻兵。前线也在大肆营田。甚至养猪养羊。

许多地区屯兵供给若无大战来临,几乎做到自给自足。在前线节约一石粮食,可能相当于在后方节约十石粮食!特别往后,宋仁宗时甚至在后方价值几文钱一斗粟运到前线能值上千文。

史上种世衡开始于西北营田得功。不过后来因为多是城市兵,史载纨绔子弟,实际让城市兵如何做好耕种正是宋九将城市兵向农村兵,特别是后来征召的士兵一起屯于农村,他们平时就是农民,习惯耕种,因此到了前方营田,迅速得功。

这也是一复古。

宋九的办法就是唐朝在青海等地的营田改进版。

但在唐朝很苦逼的,没有轮戍。没有多少补贴。但这是经济造成的结果,若是象宋朝这样玩,顶盛时一年军费可能用达一亿多,那么唐朝早就完蛋了。

说来不新奇,可是节约的费用是惊人的。

为此宋九仍在西府不断地调节。替朝廷进一步的减少不必要的军费开支。

因此造成一个结果,看似这一年来宋九花掉不少钱,实际并没有花去多少。

宋九将它献上来非是邀功,他的功劳太多了,不必须邀功来让赵匡义反感。只是宋九用它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个统计会有误差,但不会差距两百万,那一年军费未必少用,可是国库盈余多少现在又盈余多少不要说赈灾,堵缺的费用是来到内库,赈灾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下去,若是有当年的盈余,即便有这场大灾,军费没有过份透支,也足以平安度过。

非是西府多用了钱,而是东府出大事了。

宋九递上去,什么都不说。

西北解释了不知多少遍,至于河工,自从郭贽下去后,东府成了赵普的私宅,自己说了能执行吗

赵匡义叹了一口气。

一山不容二虎,自己当年怎么就与赵普容了那么多年

看到是到了选择的时候。

于是说道:“散吧。”

陈从信道:“陛下,那河工……”

“再议。”

宋九心中一声叹息,还枉他冒着大雨,顺着黄河看了两天,但看样子又不了了之了。

大家退下,陈从信忽然从后面追上来,在宋九耳边低声说道:“如此大灾,首相有失啊,不对,与你无关,乃东府有失也。”

宋九盯了他一眼,随着微笑地摇摇头。

这个人是赵匡义的心腹,赵普的政敌,但不是自己的战友。

他用心也不良。

按理说这两年灾害连连,特别这样的大灾,稍稍用一点手腕,赵普要负责任的,那怕自己讲了天气原理,可包括自己否认神灵存在么天人感应还是这时代的主流。

不过自己不能说。

一是自己说了,会让赵匡义反感。

二是若往歪处上想,为什么有灾害,赵普与赵匡义搞的那些妖蛾子,但有赵普的份,也有赵匡义的份。

实际民间开始在议论,自己说出来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宋九不知道赵匡义开始逼宫了,只隔了几天,赵匡义将赵普喊来训话:“我视万民如子,念其耕稼之勤苦,军国用度所出,恨不能全部免掉也。因此令两税三月交税限期特意延长一个月,可官吏不体朝旨,个个如狼似虎,对民捶挞如家常便饭一般,此事尤伤和气,应下诏让地方官吏严格执行。”

赵普立即去写草诏书。

前面诏书写完,赵匡义又将他喊来,骂道:“你派出的赈灾官员都在做什么,听说一个个都赖在京城不离开,他们不去地方,百姓税赋减免怎么落实地方官吏耽搁了缴税怎么办”

赵普头上冒汗了。

诏书下达,赵匡义又将赵普喊来,呵责道:“荆湖江浙淮南诸州,每年上供钱帛,但这些官吏怎么想的,看到那个百姓有钱,便让他押运钱粮进京。他们个个老实愚鲁,无御下之术,而篙工船夫,皆顽猾之辈,这些高户如何是他们对手,这让多少百姓因此破产,真是人间悲剧啊。”

赵普一听整傻了眼。

这几个地区非是广南,实行了免役法,按照宋朝役法,皆是三等以上户担任差役,不让他们押,让谁来押运

但知道赵匡义是在鸡蛋里挑刺儿,只好含糊地写了一道诏书,诏自今直遣牙吏,勿复扰民。牙吏还不是高户担任的

然而赵匡义也急了,老先生,非得让朕将话说白了你才走了。

因此刻意将所有大臣留下来,当着大家的面说道:“国家事不能以大小相待,都有利害,朕近来比阅,看到削藤者每条削去十之七八(指运到京城做家俱的税藤与贡藤),但藤只产于南方,从七八千里外运到京城,多么的不容易!朕又看到作坊制兵器,铁仅用了一半。如果只上交贡藤条可用的那部分,如果将铁打造成兵器再上交,岂不是减少了百姓的劳役天下无限利害,官吏却不能替朕经度。此固小事,当有大于此者,卿等思之。”

话外之音,你这个宰相怎么当的

赵普,你还不明白吗

赵匡义要吐血了,话说到这份上,赵普还是不肯递交辞相书。

最新小说: 解构诡异全文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 绝对征服系统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超能暴乱 温柔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