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月听他说话声音越来越低,心中一动,说道:“龙教主——您不要说了,我还是带你找个大夫治病去吧!”
随手把那柄喂了剧毒的匕首扔到洞外深渊之中,又过去拔出那天魔刀,说道:“就为了这把刀,你们打得不可开交?还要赔上性命?”
谁知那刀沉重无比,斜斜地向他身上压了过来,他一个站立不稳,急忙把刀丢在一边,闪身躲开,那刀坠入旁边的地上,竟然已经插在旁边的石头之上。南得月大为惊讶,以为这刀插在石头上肯定拔不出来了。伸手试探着往外使劲一拽,倒把他摔了个踉跄,心中暗想:“我的力气怎么这样大了?定是那补天石的功劳了!‘’反手把那刀放在眼前,仔细琢磨。又想这龙教主要治病,这刀还是藏在山洞里为好,到处观察,找了个隐蔽所在,将刀插入石头里藏了起来。
见那龙教主正在地上不住的喘着粗气,于是回头反身把龙归海背在身上,说道:“龙教主,那我带你走出这个鬼地方,你给我指路!”于是脚下生风,快速往洞外奔去。但觉身轻如燕,心中窃喜。不一会来到洞口,往外一看,倒吸一口冷气:洞外云雾缭绕,往上看是蓝天白云,往下看却是深不见底,原来这山洞出口在一个悬崖峭壁之上。
这山上天气变幻不定,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一阵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南得月背负龙归海,犹豫不决,到底是否出洞下山?
龙归海从怀中摸出一只小竹筒,说道:“你把这钻天炮抛向空中,有人听到就会来救我们!
南得月拿着小竹筒,来到洞口空阔处,心想我要把这东西抛到高一点,声音或许会传的远一点。
他用尽全身之力往空中扔去,自己的身体竟也差点飘了起来。
那小竹筒在空中竟然爆炸了,爆开的飞星在空中凝结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的形状。
那龙在空中久久不散开,时间越长,倒是越像真龙了。
南得月放下龙归海,忽然想到一件事,回头跑去洞里,却见那红袍人上官乙的尸体竟然吸引了众多的老鼠来啃啮。转眼之间,那红袍人竟然变成一具白骨!南得月大惊失色,大喝一声:“混账东西,滚开!”
那许多老鼠听他爆喝,吓的一哄而散。他快步走近白骨旁边,看到旁边有个油布包裹,里边有黄澄澄的令牌,上边写着几个篆字,那令牌甚是沉重,还有一张地图,南得月随手捡起,放入裤口袋中。南得月想以后还要来此取宝刀,用被群鼠扯坏的红袍将白骨包了起来,抱到悬崖边,用力一抛,扔下悬崖。
过了良久,也没有听到下边的声音。
南得月洞口有飞爪绳索,说道:“龙教主,我把你背下山吧!”
南得月将上衣脱下,撕成长条,编做绳子,反身驼起龙归海,将他与自己绑在一起。
南得月背负龙归海,却感觉身体轻盈,不似以前笨拙,心中倒也高兴。
但一眼瞥见山峰陡峭,云雾升腾,山风呼啸,又有点害怕。
忽然一阵狂风吹来,看到远处云开雾散,一只仙鹤般的巨鸟张开两翼,如一架直升机般向南得月所在石壁飞了过来。
南得月忙退到石壁洼陷处,看那仙鹤上边居然还有个白发老者骑着。
转眼间那仙鹤落到他们二人面前。一个身穿道袍,手中拿着拂尘,鹤发童颜的老道士从仙鹤上飘然而下。
南得月瞪大了眼睛,心想:“今天奇遇不断,难道遇上神仙了?”
那老道士白发苍苍,双眼却精光闪闪,飘然来到南得月面前,说道:“小兄弟,你背上的可是龙教主?”
南得月惊讶道:是啊,你是谁?”
那老道士哈哈大笑道:“贫道公孙拙,适才看到龙教主发出的飞龙令,所以就过来了。”
那巨鸟神骏非凡,两只钢爪立在岩石之上。丹顶长嘴,一身雪白的羽毛。
那老道士公孙拙见龙归海伏在南得月身上,十分虚弱,对着巨鸟说道:“浮云兄,你就带我和龙教主,还有这位小兄弟一去三仙岛吧!”原来这巨鸟名字叫做浮云。
那巨鸟长啸一声,竟也俯身蹲下,做出让他们骑上的意思。南得月道:“公孙道长,这仙鹤能负担我们吗?”
公孙拙点头道:“这仙鹤乃是荒古神禽,天生神力,并非凡间所说仙鹤。”
三人一起骑在仙鹤上,公孙拙道:“小兄弟,你要紧闭双眼,不可睁开。若不然,必死无疑。”南得月吓了一跳,忙说道:“我不睁开眼睛就是。”那老道士公孙拙在前,南得月和龙归海在后,仙鹤翩然而起,飞翔在空中。
南得月双手紧紧抓住公孙拙的道袍,使劲的闭着眼睛,只听到耳边风声呼啸,寒风吹到身上,寒噤连连。这时劳乏至极,昏昏就要睡去。忽然想到以前读到辛弃疾所做的一首词。这首词他极为喜爱,在笔记本上抄了下来。
词中说: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沈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正在沉吟间,只听公孙拙朗声说道:“三仙岛已到,两位贵客请下来吧。”
南得月忙睁开眼睛,翻身跨腿,从仙鹤身上跳了下来。
南得月背负着龙归海,跟在公孙拙的后边。
只见红墙黑瓦,一座高大的庙宇矗立在前方。两个眉清目秀的道童站在庙门前,一起向三人躬身施礼。
公孙拙道:“明真,明智,咱们一起去炼丹房。”他们陪着三人走进庙门,前边一个大殿,左右两个厢房。
他们一行来的东厢房,也就是炼丹房。南得月打量四周,清幽无比。
到处古木参天,苍孙翠柏,虬枝劲叶,不怒自威。
地下青石铺就,仿佛世外桃源。
果然是一尘不染神仙庙,清净福地好洞天。
那荒古神禽仙鹤信步走向旁边庙宇附近的一条小河,将嘴插入河中。那河中潺潺的流着水,绿水荡漾,清澈透底,有各种颜色的鱼类游弋其间。
南得月解开身上的绳索,将龙归海放到炼丹房中窗户下边一把椅子上。
那炼丹房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按照八卦形状造成的炉子。公孙拙让知梦,知影两个道童点火烧炉。他双手举起木桶,从旁边的水缸中捞出水来,倒入炉中的巨鼎之内。
巨鼎高一丈左右,宽也在一丈左右。
八卦炉底下是巨大的木头,燃烧起熊熊的火焰。两个童子拉动旁边的风箱,那火焰更猛烈了.
公孙拙走出房门,来到西厢房,取出许多草药,回到丹房,放入鼎中煮了起来,不一会水面上升腾起的白色的蒸汽,飘出浓浓的药香。
公孙拙深吸一口气,将一个大浴盆放到大禹鼎旁边,又拿起一个木桶,平地跃起一丈高,随手将木桶放入鼎中捞出其中的药水,随手倒入那深黄色的大浴盆中,如此反复几次,那大浴盆就盛满了药水,那公孙拙竟然心平气和,这更让南得月看的目瞪口呆。公孙拙道:“请龙教主宽衣解带,来这大浴盆洗浴解毒吧。”两个道童帮着他除下衣物,将龙教主放入浴盆中。
南得月此时困乏至极,忙问:“公孙道长,我有点累了,在哪个房间能休息一下?”
公孙拙道:“你随明真去后边客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