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便到了晚上,宫中的屋檐下点了红灯盏,明亮的烛光透过红纸灯映在了地上,将地染得如血通红,黑色的夜,配上幽幽的红灯,更显凄凄。</p>
华长歌跟在皇后及扈江长公主身后,垂眉顺眼,平静地走着。</p>
皇后余光扫过身后走姿秀丽的华长歌,眉目间闪过一丝淡淡的探寻,这个华长歌,虽是不受宠的女儿,但礼仪却十分规矩,她现在的走姿,便是那几个同岁的公主也比不过的。</p>
而且她虽是女子家,朝堂所知之事却丝毫不比男子少,面对荣贵妃的刁难也未见丝毫慌乱,这般的女子,若是真的嫁与了邑昶王,也不知能不能受她掌控。</p>
她想着,唇边的笑意变得幽深起来,红灯倒映在她的瞳孔中,只觉得格森恐怖。</p>
转眼到了大殿上,华长歌跟随着其他人走上前去,朝龙椅上的人行礼。</p>
“都起身吧。”自头顶传来略有文雅之气的声音,不急不躁不喜不怒道,“众卿不必多礼。”</p>
众人入了席,华长歌入了席,这才偷偷望向龙椅上的人,他一袭明黄色龙袍,上面用金线绣了栩栩如生的龙。</p>
皇帝本人并不显老,眉眼深邃,他是个儒将,即懂领兵打仗,却又十分博学,饱读诗书,温润如玉的气质却是不似传说中那个打仗时勇往直前的皇帝。</p>
不过华长歌知道他既能当上皇帝,并且能平衡朝中势力,便不是一个简单的人。</p>
皇帝的下首坐着一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眼神冷厉,浑身散发出不怒自威的气魄来,只有看向皇帝时才会收敛起身上那摄人的冷意。www</p>
这便是华长歌的外祖父,宣大将军。传说皇帝曾经还只是一个小吏之时,身为皇帝上司的宣大将军便看出了他不似寻常之人,不仅将自己的长女嫁给了皇帝,更是皇帝之时帮了皇帝不少。</p>
这般的人,最后却被皇帝所猜忌,也不知他作何感想。</p>
华长歌的眸中升起淡淡的讽刺,这神情正好落入对面的赫连澜沧眼中,赫连澜沧的目中闪过一丝狠毒,转瞬消失不见,想必今夜,便是她的死期。</p>
皇后款款走到大殿中央去,向龙椅上坐着的皇帝一行礼,微笑道:“臣妾参见陛下。”</p>
皇帝看到皇后时目光波澜不惊,只是语气尊敬道:“皇后,你我夫妻二十几载,仍这般恪守规矩,让朕说你什么好呢?”</p>
皇后并未起身,头顶的凤钗在烛光下泛着浅浅的光泽,她平静道:“陛下怜惜臣妾,只是臣妾是臣,陛下是君,臣妾不敢乱了规矩。而且,这次,臣妾前来,是要来请罪的。”</p>
皇帝的目光依旧是平静的,未有半点意外,他自是知道这个发妻是要为定泰王请罪,只是面上却迅速浮现了吃惊的神情:“皇后有何罪?”</p>
“泓儿他在闹市区因为瞧上了一把兵器,为了这兵器,竟然当场杀了那铁匠一家人。一切都是因为臣妾教子无方,才让定泰王犯下这大错来,求陛下责罚臣妾。”</p>
席间,本在饮酒作乐的定泰王脸色勃然变得震惊起来,他猛地站了起来,因为动作太大,掀起了身前的台席,精美的杯碟应声而碎,那些佳肴便撒了一地,汁液四溅。</p>
可定泰王却丝毫不顾及,踩着那碗碟便走到大殿中间,粗声粗气道:“母后,你这是怎么了!竟然因为几个庶民而请罪!”</p>
华长歌冷笑,目光锁在定泰王身上,你的命是珍贵的,而庶民的命便是草芥可以随便杀掉!这世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既然做了,便要付出代价。</p>
赫连澜霖的唇边扬起一抹艳丽的弧度,华长歌一进来,他便注意到了她,今日的她十分端庄,可赫连澜霖能从她的眸中看到她打的坏主意。</p>
这个华长歌还真真是胆大妄为,竟然怂恿皇后请罪,要知道,往日皇后是绝对不可能舍弃这个战功赫赫的定泰王的。</p>
皇后神色淡淡,道:“你这般没有规矩,本宫身为皇后,定是要铁面无私的。”</p>
皇帝已经勃然大怒,道:“泓儿,你居然为了一把武器便杀一家无辜人命,如今还殿前失仪,真是不知规矩!”</p>
定泰王自小在军中长大,沾了一身痞气,本就为他不喜,如今他这般暴戾,皇帝更是厌恶这个儿子,不过是瞧着他战功赫赫,这才忍了他许久。</p>
如今他自己送了把柄上前,皇帝怎能一忍再忍?</p>
定泰王不服道:“不过是几个贱民,儿臣喜欢他们的兵器是抬举他们,哪里知道这般不识趣,竟然拼死不给,儿臣这才下了手,若是那铁匠乖乖给了,怎么后来的事情!”</p>
皇帝被他一番强词夺理的话给气得笑了起来,看向席间俱是惊惶的百官,冷冷道:“诸臣都听听,听听,这便是朕的好儿子啊!”</p>
众臣皆是跪下,惶恐道:“陛下息怒。”</p>
定泰王是太子的手足,太子不忍,站出来道:“父皇,母后,泓儿年龄尚小,父皇再宽恕他一次吧。”</p>
皇帝看向太子的目光沾染了一丝冷意,这个仁厚的太子,若在国家强盛之时可以做个贤良之君,可此时国家根基尚不稳,只怕他登基之后会镇压不住那些居功自傲的老臣。</p>
“太子只知关心自己弟弟,至百姓于何地?”</p>
这话说的便重了,太子忙弯腰请罪,额头渗出了森森冷汗。</p>
皇帝收回目光,冷笑道:“朕当年只是一介小官,因前朝朝政**,官员贪污勒索百姓,将百姓逼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怨声四起,到处都是反抗者。朕当年也是者之一,从那一刻起,朕便知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从朕登基为帝时,朕便整治贪官污吏,减免百姓赋税,只求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是朕的这个好儿子啊,好好好,这般草菅人命,如今咆哮御前,真是令朕失望透顶!前朝的案例还在前,赫连澜泓,你真真是不长记性!”</p>
定泰王仍然是心怀不服,道:“不过杀了几个人罢了,儿臣平时在战场上杀的人更是多不胜数,父皇今日将此事与前朝灭国相提并论,儿臣真是惶恐!”</p>
他身份高贵,平日在战场杀人如麻,降军皆是被他所活埋。他若来了兴致,还会剥了活着的降军的面皮,让他们满脸血污地歌舞,诸臣皆是不忍目睹,唯有他兴趣勃勃,这般的残忍荒唐,倒是不像个皇子,而像个杀人魔头。</p>
皇帝倏地伸手指住他,手指微微颤抖,痛心疾首道:“身为王爷,百姓是你的臣民,你若是失了民心,离灭国也就不远了!看在你往日的功劳,朕不忍加罪与你,便革职停办,但是你周遭的那些近臣眼见你杀戮手无寸铁的百姓却不加阻拦,真真该罚!来人啊,将那几个狗东西都给我拉出去斩了!你给我滚回定泰去,以后未得召见不允踏出定泰一步!”</p>
华长歌微微扬眉,那几个人都是宣氏的心腹,皇帝此举,是为了敲打宣氏一族。</p>
再看宣大将军,他神情淡定,似是早已知结局,他并不求情,只是淡淡道:“陛下息怒,切勿为了定泰王殿下气坏了龙体。”</p>
定泰王看连自己的外祖父也不为自己说话,他怒急,下意识要上前争辩,却被皇后握住了手,他一向畏惧这个母亲,只能愤恨地行礼出了大殿。</p>
皇后神色苦楚地看向皇帝,凄凄道:“陛下,都是臣妾的错,臣妾教子无方才让泓儿这般不知进退,求陛下责罚臣妾。”</p>
皇帝急忙从龙椅上站起来,步行至皇后身边,亲自扶了她起来,温言道:“泓儿自小在军中长大,缺少教养,与皇后又有何关系?今后,让他好好在府中面壁思过,也省得这般暴戾。”</p>
“陛下仁慈,只是泓儿实在太过无法无天,只怕要好好惩处一番才是。”皇后容色疲惫,道,“臣妾扰了陛下的心情,真是该罚。”</p>
皇帝执了她的手,向龙椅走去,温言道:“是该罚,就罚你饮酒三杯吧。宣大将军今日回城,你这个女儿偏生要扰了这场宫宴,你说该不该罚?”</p>
皇后含泪笑了出声,看向宣大将军,道:“宣大将军,扰了宫宴,当真是本宫的错了。”</p>
宣大将军容色镇定地看向皇后,恭谨道:“今日大义灭亲臣甚是佩服娘娘,想必百姓定会十分敬佩娘此举,娘娘如此,不输男子半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