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和柳家人都清楚,要不是皇上现在还需要重用柳家,要不是柳家是国公府,只怕皇后已经住在冷宫了。
“公公来信说了,你大哥的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刺客本来是想要刺杀皇上的,但是后来认错人了。将你大哥当成了圣上所以这才有了这场乌龙。好在圣上无事。”
孟氏说的话柳青瓷理解,柳家现在已经是跟齐瑾站在一起的。要是齐瑾死了,到时候皇朝打乱柳家一定不会好。
柳家虽然现在被齐瑾猜忌,但是总是要比皇朝打乱结果好一点。“嫂嫂,哥哥跟你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了吧。我已经给皇上去信了,让圣上斟酌看看能不能让哥哥回京。”
柳青瓷已经想清楚了,要养大儿子延续大楚的传承这是必要的。但是柳家也不用一直都掌握着兵权,有了兵权虽然是柳家的保命符。
但是同样的那样庞大的兵权也是柳家的催命符,柳青瓷打算什么时候抽时间去柳家走一趟,看一看自己的哥哥。
“一切单凭娘娘吩咐。”
说完了跟前朝有关的话题之后,孟静拉着皇后妹妹说了一些别的事情。“庄子上出了一些新鲜的葡萄,这一次入宫后我让下人准备了很多带进来。”
“也给昌宁宫那边和几个后妃那边准备了一些,娘娘这边是最多的。”
这是自家人对于自己的照顾,这样的好意柳青瓷当然不会推辞。
“那,青瓷在这里就多谢嫂嫂了。”
“妹妹说的是哪里话,我们是一家人啊。”孟静又让柳青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又让姚黄等四人一定要尽心之后,又跟柳青瓷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回去了。
看着几大筐水灵灵的葡萄,柳青瓷想着投桃报李。既然安太后对她还是不错的,这些葡萄自然是她这个儿媳妇亲自送过去才是最好的。
原来知道自己不得齐瑾的喜欢,柳青瓷入宫之后在宫中除了必要的宴会,给安太后请安之外。柳青瓷尽量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不去打扰皇帝。不去争宠。
柳青瓷知道柳家现在是在风口浪尖,她这个皇后身上聚集了众人的目光。她一步都不能走错,自己不能给齐瑾递把柄去制衡柳家。
算起来,这真的是柳青瓷第一次主动去昌宁宫找当朝的太后齐瑾的生母。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安太后如今儿子不在身边,儿媳妇因为跟儿子有点隔阂跟自己也不亲近。她一个太后在后宫中除了跟太妃们说话,只有礼佛。
“娘娘,皇后来了。她让人拿着葡萄来昌宁宫了。”
安太后听了如玉的话也高兴,“是么,人现在在哪儿啊?哀家这身衣服还得体吧?会不会太不庄重了。”因为在意,安太后希望事事在儿媳妇面前表现的好一点。
“娘娘,您这样就是最好的。”
得到了保证,安太后这才放松了。
除了安太后这边柳青瓷亲自送葡萄,瑾妃那边是能说会道的紫苏去送葡萄,良妃那边是稳重的绿衣送过去。
至于另外方嫔这样四品的后妃等都是白术统一送过去,也算是皇后的厚德。
“儿臣拜见母后,母后安康。”
安太后亲自从坐榻上起身,将行礼的皇后搀扶起来。“青瓷,快些起来。在母后这里不用行大礼,我们是一家人不是么。”
说到一家人这句话的时候,安太后想到了儿子的心思,也觉得有点哽咽。
柳青瓷是不知道安太后心思的,她能够感受到安太后的善意。但是她不敢放松一丝一毫。皇宫这种地方,绝对不是善意就能够存活的地方。哪怕是自己的婆母,也是一样的道理。
“母后说的是,但是天家到底跟寻常人家是不同的。天子是万民的表率,儿媳作为皇后当然跟皇上是一体的才是。”
听了儿媳说的话,安太后只能心中感叹儿子的心思难猜。明明对皇后是有感情的,偏偏要做出一番冷淡的样子。儿媳跟儿子的感情事,她这个母亲也不好插手。
但是安太后还是希望儿媳妇知道儿子的感情,她这个当娘的只能自己试图解释几句。“青瓷啊,哀家知道皇上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冷清清的。但是你相信母后,皇儿对你是不同的。”
柳青瓷也愿意相信齐瑾对她是不同的,皇帝对她这个皇后特别的冷淡没有好脸色。
最近柳青瓷总是能够回忆起更多两个人相处时候的画面,比如说齐瑾初一十五三十到坤宁宫来,总是板着脸。
她自己坐在榻上看书,齐瑾也要干涉。
柳青瓷觉得齐瑾是真的非常不喜欢她,齐章以前为了柳家还愿意跟她虚伪一下,逢场作戏。齐瑾倒是一个爽快的人,因为齐瑾他对她这个皇后的不喜欢是明确的表现出来的。
想到齐瑾的爽快,柳青瓷觉得跟一个直白的人打交道要好过像齐章那样阴险的人背后插刀。
“是,母后的话儿媳会记住的。”
“这些葡萄是今儿儿媳的嫂嫂送进宫的,这些葡萄都是自家庄子种出来的,儿臣试过味道还是不错的。”
“这些葡萄有点多了,哀家留一些尝个味道就好了。你那边呢?”
孟氏做事情当然是让人放心的,给自己的妹妹留了最多的一筐,太后这边是半框,然后才是后妃的。
“母后放心,儿臣那边还有很多。母后不用担心吃不完,嫂嫂入宫的时候,给而儿臣说了一个酿酒的方子。”
安太后看着被送到手上的配方,“这就是西域流传过来的葡萄酒的方子?”
这种东西,像是做菜的方子,或者是别的香料的方子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勋贵世家是绝对不会让这些东西流传出去的,柳青瓷却不愿意私藏,这让安太后非常受用。
“母后,儿媳是有私心的。儿媳那边也有不少的葡萄。不想让这些葡萄浪费了,儿媳想要做成葡萄酒。但是儿媳身边能用的人不多,所以想着母后这边试一试到时候教一教儿臣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