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牛中文 > 历史军事 > 明朝演义 > 第九章厚道皇帝朱高炽

第九章厚道皇帝朱高炽(1 / 1)

在民间,出嫁的闺女都不兴在娘家过除夕夜,也不兴初一到娘家拜年,直到初二才回娘家呢。这是重男轻女吗?否,相传这习俗与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马秀英教育女儿有关。

朱元璋坐天下后,安庆公主下嫁都尉欧阳伦。是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们都回婆家过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庆公主嫌婆家寒酸,仗着自己是马皇后最小的亲生女儿,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宫中与父皇母后一道欢欢喜喜过大年。

历来对子女管教极其严格的马皇后劝说安庆公主:“你已为**,要敬公婆、体贴丈夫。他们多么想与刚过门的新媳妇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年啊!”母后见女儿不吭声,又开导她:“你仗着是皇帝的女儿不回婆家,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来,但心里会高兴吗?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将来你当婆婆后,你的儿媳是公主,过大年她不与你们团圆,你会高兴吗?”好说歹说,安庆公主总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乐得像个孩子似的正在宫院里放鞭炮,忽见安庆公主与驸马欧阳伦来给他们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里才把你打发走,今儿一早你们倒又来了,便问公主:“你给公婆拜过年了吗?”安庆公主嘻嘻一笑,头摇得像拨浪鼓。

朱元璋大怒:“我当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么大年下的不先给你公婆磕头,却大老远进宫先拜我们呢?去去!先去给你公婆拜年,老老实实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们,明天再来给我们拜年吧!”朱元璋说着回书房写了一副对联递给女儿,让他们回去琢磨,接着便将他们撵了出去。

安庆公主回去打开一看,对联是:

羊跪乳,媳敬婆。横批:天经地义。

打那时起,媳妇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习俗延续下来,至今不变。

朱棣的儿子

朱棣由自己侄子手里夺帝位,派郑和下西洋,在打败建文帝后,变着法子折磨反对过他的大臣,创造了灭十族的酷刑记录,还把亲族中各王爷的权力都削掉。

他四个儿子的中的两个的气质如何可以从历史记载中看出一些。长子朱高炽“端庄沉静”,极喜读书。在他弟弟向他发出夺权争太子位的进攻中,他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可见他有内向性倾向,相对保守。他宽厚容忍,当弟弟为夺太子位有过分的不法行为,激怒了老爹朱棣,他总是为弟弟说好话求情。

从他行事看,他身体不好(似为肥胖症),但绝非庸愚。朱棣率精锐部队南攻,建文帝派李景隆攻北平,作为留守,朱高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组织管理才能,保住朱棣的老窠;

当他登基称帝后,立即大幅赦免或减轻朱棣对建文旧臣的惩罚,还紧缩财政,减轻赋税,可见他颇有自己的政治见解,对朱棣掌权时的弊病看得相当清楚。虽然他当皇帝不足一年时间,但他的政绩却颇得历史学家称赞,称他和他儿子当皇帝期间为“仁宣之治”,认为可以和“文景之治”媲美。

朱高炽求见朱棣,说父王:“我看我们一起去打猎吧,一起散散心去吧。”帅哥父亲朱棣看了看应该减肥了的大儿子朱高炽,说:“你的腿脚可否骑马?”朱高炽,将左右劝开,说:“我腿脚还可以。

”朱高炽不仅胖,腿还有点瘸,所以要两个人搀扶走路,朱棣摇摇头,无奈的自言自语;大明江山,我辛苦打下来的,不我辛苦抢下来的大明江山,你能否继承得了呢??你是嫡长子,皇位按祖宗的传统,应该给你,可是,你除了有这点优势外,实在没什么才能。

朱棣说:“我不去了,今天头疼".大儿子朱高炽,只好离开,望着朱高炽的背影,朱棣开始思考了立太子的问题,这个事情,迟早得定下来,早点定下来,我也能安心的去收拾外面那些侵犯我大明的敌人,也省去了他们兄弟间互相残杀。该选谁呢,是啊,该选谁呢,父王当初选错了人,害得百姓遭殃,我该选谁呢。

其实朱棣在心中已经倾向于嫡长子,只是他想听听自己的看重的人的看法,解缙的话说到了他的心里,那就是父子情,怎么能因为儿子有残疾而淡化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况且大儿子在“靖难”时,也立过大功,而且老实,最重要的是,我要看的远些,我要让大明江山永固,我看好的是皇孙。

1424年,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爹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虽然只当了八个月的皇帝,但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永乐帝开始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之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仁宗看了奏折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

明代皇帝朱元璋给后代定的辈分排行是按“木火土金水”顺序,他有26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木字旁,并且他给26个儿子定了一个辈分表,每表20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向下起名字。此外,朱元璋又规定从孙子辈开始,每一辈的第一个名字使用辈分表中的字,第二个名字必须带有一个五行的偏旁或组成部分,并且以火土金木为顺序依次循环。

如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明仁宗叫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旁,宣宗瞻基是瞻字辈的土旁等。但是朱元璋只想到了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却未想到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明代始终是父子相生,祖孙相克,如朱棣和他儿子朱高炽是按照木生火,顺应五行相生,但是和孙子朱瞻基是木克土,为五行相克。

朱高炽明于星象,一夜忽见有星变,忙召赛义、杨士奇等人来说:“天命尽矣。”于是叹息说道:“我建国二十年,被谗言邪恶所扰,心之忧危,我们三人相同。依赖皇父仁明得蒙保全。我去世后,谁还能知我三人之心呢?”边说边留下了眼泪,赛义、杨士奇也留下了眼泪。

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老爸给仁宗规定的减肥计划没见什么成效,你想想,人到中年再减肥何其难也,减肥无非是个姿态,做给老爸看看。高炽当了皇帝后,虽然因为封建礼法,不能公开对老爸有非议,心里恐怕腹诽不少。

由于他一生都活在老爸的阴影下,对老爸喜欢的长孙——自己的大儿子朱瞻基,大概有点怨屋及乌的因素在里面,反而不喜欢,自己喜欢被封为襄王的第五子。

朱棣生前,一再显示他立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自己喜欢长孙,而且明确向臣民表明他的态度,将来继承高炽皇位的,只能是长孙瞻基。——这种隔代指定继承人的行为,剥夺了仁宗自己选择继承人的权力,对他自尊的伤害可想而知。

最新小说: 温柔坠落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